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往来,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才能真正地通过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
---陶行知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如何开一个暖心的、高效的家长会,让家长会达到教育的目的,是每个班主任必须要学习的课题。
01
家长会的四个目标
家长会开得效果好不好,关键因素是会议内容,即是不是家长关心、关注的内容。因此班主任们要思考目前召开期中家长会属于哪个层级,是完成任务型、班级事务型、群体指导型还是个性化指导型。
无论什么内容,尽量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平等对话原则;
二是家长主体原则;
三是尊重家长原则。
根据这三个原则,我们设计家长会内容就明确了方向。
02
根据学生该阶段的特点,
把握家长会主要内容
内容包括班级工作通报、班级取得进步、班级发展目标、班级育人理念、家庭教育策略指导这五个方面。
比如:初中八年级重在“学法指导”,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分析「初二学生特点」,包含:
· 身体上出现的变化:12-13岁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男生开始出现声音变粗,长出胡须等生理上的变化; 女生开始出现相应的身体发育上的变化。
· 独立性开始增强:孩子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 总认为自己不是孩子了,有事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
· 好奇心开始增强:任何事总想试一试(包括对异性),神经敏感,产生了爱情的萌芽。
· 逆反心理增强:一方面原因来自于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另一方面因为学习要求、升学要求对其约束变多。
在这之后,再与家长重点探讨家庭教育「下一步怎么做?」
03
家长会开的好,
家校工作就水到渠成
良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在班主任工作上再合适不过了,家长会就是班主任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家长会开的好,家校工作就水到渠成,流畅舒适,沟通和谐。
班主任会上没有说明白说清楚,没有定下的规矩,以后再想说清楚说明白立规矩就很难了。中国有句古话很好的概括了这一道理:有言在先。
道理讲完了,怎么实践呢?经验总结起来就三个方面:我可以,你能行,有原因。
第一:我可以
老师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要适当的美化自己
1、“我可以教好孩子们专业知识”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取得的荣誉,比如:高考时语文单科成绩很好擅长教语文,作文曾经获奖,讲过优质课等,请相信,每增加一条,家长们就增加了一份对班主任的敬佩和信任。
2、“我可以教好孩子们行为习惯”
列举出一些家长们比较重视的习惯,让家长感觉这个班主任对孩子学习以外的品质也很重视。
3、“我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
对待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任何问题,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公平公正的去解决,不会忽视性格内向的孩子,也坚决杜绝校园欺凌发生等等。
4、“我可以坚守底线”
体罚和语言侮辱是家长们比较敏感的话题,第一次家长会的时候一定要提到。
在对待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上,我会一直跟家长保持沟通,想办法共同解决。
老师该做的都做到了,那么作为孩子的家长,你们又需要做些什么呢?
第二:你能行
1,你一定能做到:作息规律,让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到校,不迟到早到。
2,你一定能做到:关注孩子的学习,多看老师在群里发的各种通知。
3,你一定能做到:老师向你反映的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习惯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你都能重视,并且和老师一起解决。
4,你一定能做到:尊重老师,不在孩子面前议论和诋毁老师。
5,你一定能做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任何问题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解决,而不是无理取闹、着急下结论、盲目做决定。
第三:有原因
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时常是因为不了解原因,想要避免这一问题,耐心的讲解就特别重要。就像每个进入企业的新员工都会有一个专门的入职培训一样,所有的家长也需要一个“入校培训”,这个培训没有人做,只能是班主任来做,而且班主任也最适合。
学校有哪些规定?近期孩子的学习安排是什么?升学考试政策、双减规定等等,都需要老师向家长做一一讲解。
班主任在家长会前可收集了家长们的问题,在会上进行解答。只有消除家长对老师和学校的疑惑,才能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的配合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