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陵历史简介(淮阳太昊陵,为何被誉为天下第一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5 09:36:53    

淮阳,位于豫东平原,古称宛丘,陈州等,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淮阳历史悠久,上古时期,三皇之一的伏羲氏定都于此。


伏羲,上古时期部落首领,风姓,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所以号称为太昊。


相传伏羲创造了龙图腾,又以龙命名官员。淮阳作为伏羲的都城,所以别称龙都。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功绩卓著,彪炳千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结合人事,发现了自然的奥秘,创立了八卦。

二,伏羲观察蜘蛛捕食,发明了网,教人民用网捕鱼打猎,并且驯化养殖动物,开创了原始渔业和畜牧业。


三,上古时,不分人伦,婚配无序,形同禽兽。伏羲定姓氏,制嫁娶,明伦理,结束了这种乱象。


四,伏羲发明了琴瑟,创作歌曲,用来修身养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五,伏羲制作历法,用来纪年;定节气,帮助农业生产。


伏羲去世后,葬于龙都淮阳,后人为了纪念他,建了一座太昊伏羲陵,有天下第一陵的美誉。

淮阳太昊陵占地八百余亩,坐落在龙湖岸边,红墙碧瓦,庄严肃穆。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此举行的“太昊伏羲祭典”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阳地方志记载,淮阳太昊陵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历经三千年,历代帝王五十二次御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太昊陵,汉朝时已有祠庙。唐朝时,皇帝下诏禁止百姓在太昊陵附近耕田放牧。宋朝时,皇帝曾下诏派人守陵,以太牢之礼祭祀伏羲。元朝时,太昊陵祭祀断绝,陵庙荒废。所幸明朝时,皇帝亲临淮阳,祭祀太昊伏羲。到清朝乾隆时,太昊陵经过大修,渐成今日的格局。

太昊陵坐北朝南,从南至北的中轴线上依次有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坛、太昊伏羲陵等建筑。

除了这些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外,还有龙园,独秀园,蓍草园道观,玉带河等,也值得一看。

淮阳太昊陵历经数千年风雨,至今祭祀不绝。尤其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举行太昊陵庙会,这期间每天有数以万记的人来到淮阳太昊陵,祭拜人祖伏羲,祈祷福运。


在淮阳太昊陵庙会上,你会看见各种传统民俗娱乐节目。节目有舞龙狮、踩高跷、变戏法,耍杂技,挑花篮等,十分精彩,让你目不暇接。


太昊陵庙会上,有很多摊位,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庙会上售卖的压缩馍和泥泥狗,是淮阳的特产,是其他地方买不到的。

压缩馍是一种由白面、水、白糖制成的食品,圆形,带有小孔,表面点缀着芝麻。吃起来外面焦脆,里面劲道,回味甘甜。这种压缩馍耐嚼,抗饿,便于携带和保存,广受欢迎。


泥泥狗则是一种由黏土制成的玩具。手艺人将俗称“胶泥”的黏土捏成各种奇兽的模样,晒干后,涂上各种颜料。泥泥狗有音孔,可以发出声响,非常受小朋喜爱。


太昊陵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风光景色,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来太昊陵寻根问祖,观光游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