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在哪里(各国科普东欧篇——乌克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6 09:38:58    

乌克兰全称乌克兰共和国,首都基辅,政治体制为半总统共和制。

乌克兰国旗

地理位置和人口

  1. 地理位置:
  •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
  • 乌克兰东接俄罗斯,南濒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等国相邻。
  • 这个位置使得乌克兰成为欧洲联盟与独联体,尤其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 乌克兰的国土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300公里,南北宽约90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东欧平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肥沃的黑土,使其成为重要的农业国家,有“欧洲粮仓”的美誉。
  •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对其历史发展和现代政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 由于乌克兰处于多个文化和政治势力的交界处,乌克兰历史上一直是多方争夺的焦点。例如,乌克兰曾是基辅罗斯的核心地带,后被蒙古帝国占领,又经历了波兰、立陶宛和俄罗斯的统治。在近现代,乌克兰在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成为独立国家,但仍然面临着来自不同地缘政治力量的影响和争夺。
  1. 人口数量:
  • 2022年乌克兰人口数3800万人。
  • 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乌克兰族约占总人口的77.82%。俄罗斯族是乌克兰的第二大民族,占人口总数的17.3%。
  • 乌克兰还有白俄罗斯、犹太、克里米亚鞑靼、摩尔多瓦、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希腊、德意志、保加利亚等130多个较小的民族群体。

乌克兰地图

宗教信仰和语言

  1. 宗教信仰:
  • 乌克兰的宗教信仰多样化,主要宗教包括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
  • 东正教是乌克兰最大的宗教团体,其教徒约占全国信教人数的85%。东正教在乌克兰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时期,当时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将东正教作为国教,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 天主教在乌克兰也有一定的信众,特别是在乌克兰西部地区。天主教与东正教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教皇权威的认同,天主教强调教皇的权威和教会传统,而东正教则没有中央集权的教皇体制。
  • 新教在乌克兰的信众人数相对较少,新教强调个人信仰与直接与上帝的关系,鼓励个人阅读圣经,存在较大的多样性。
  • 乌克兰还有其他宗教群体,如浸礼教、犹太教和马蒙教等。乌克兰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宪法保护,不同的宗教和教派之间可以共存。
  • 近年来,乌克兰在宗教领域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2019年,君士坦丁堡牧首授予乌克兰东正教会自主权,这标志着乌克兰东正教会正式脱离了莫斯科东正教会的管辖,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组织。这一事件被视为乌克兰在宗教、文化和政治上进一步“西化”的步骤,同时也加剧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
  • 乌克兰的宗教信仰反映了该国复杂的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背景。不同的宗教团体和教派共存,形成了乌克兰多元化的宗教景观。
  1. 官方语言:
  • 乌克兰的官方语言是乌克兰语。
  • 乌克兰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与俄语十分相近。乌克兰语最古老的文献见于14世纪,并且在17-18世纪用大众口语写的文学作品相继出现,至19世纪初在标准语中取得巩固地位。乌克兰语有北方、东南、西南三大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差异,但不影响交流。规范的乌克兰语以基辅方言为基础。
  • 乌克兰政府特别重视和加强乌克兰语的规范工作,确立乌克兰语为唯一官方语言,排斥原来的官方语言俄语。所有的乌克兰电视台都使用乌克兰语,绝大多数报刊也是如此。此外,乌克兰的国家教育科技部主管语言文字工作,并颁布了《乌克兰21世纪民族教育发展纲要》,规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
  • 俄语在乌克兰也有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乌克兰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乌克兰的民族和语言政策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化,反映了该国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

  1. 地形地貌:
  • 乌克兰的地形地貌特征十分明显,其国土大部分由平原和低地构成。
  • 乌克兰位于东欧平原的西南部,其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占据了国土面积的95%。 平原地带的平均高度大约为海拔175米,其中包括波列西耶低地、黑海沿岸低地和第聂伯河沿岸低地等。高地和低地相间分布,形成了地表波状起伏的地貌。
  • 乌克兰西部是喀尔巴阡山脉,这是欧洲喀尔巴阡山脉的一部分,平均海拔约1000米,最高点达到2061米。克里米亚山脉位于乌克兰最南端,沿克里米亚半岛南岸绵延,一般海拔在500-1000米。
  • 乌克兰拥有众多河流,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的河流有4000条,超过100公里的有131条。著名的河流包括第聂伯河、多瑙河、北顿涅茨河、杰斯纳河、普里皮亚季河等。乌克兰约有2万个大小湖泊,其中面积超过0.1平方公里的湖有7000多个。
  • 乌克兰的土壤种类繁多,其中黑土面积广阔,是全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非常适合农业生产。
  •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也使其成为了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1. 气候类型:
  • 乌克兰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 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量在不同季节分布不均,冬季较冷,夏季较热。
  • 在乌克兰南部,特别是克里米亚半岛的南部,由于受到黑海的调节作用,气候呈现出亚热带特征,这里的冬季较为温和,夏季则相对炎热东南部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为300毫米,而西北部地区由于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可以达到600至700毫米。
  • 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东北部为-7℃左右,而克里米亚半岛则为2~4℃;7月份西北部的平均气温为18~19℃,东南部则为23~24℃。
  • 乌克兰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至7月,这时候的气温大约在20摄氏度左右,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乌克兰的这种气候条件,特别是肥沃的黑土和适宜的气候,使得该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被誉为“欧洲粮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乌克兰的气候也可能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

乌克兰地形地貌示意图

历史沿革

乌克兰的历史沿革是一段复杂的发展过程,涉及多个时期和政治势力的影响。以下是乌克兰历史的主要阶段:

  1. 古罗斯时期:乌克兰民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斯时期,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基辅罗斯是该地区早期的政治实体之一。
  2. 蒙古入侵:13世纪上半期,蒙古人入侵东欧,1240年占领了基辅,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被金帐汗国征服。
  3. 立陶宛和波兰的统制:14世纪初,立陶宛大公国占领了乌克兰部分地区,随后波兰也取得了乌克兰西部的控制权。
  4. 哥萨克时期:16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前半期,哥萨克人在乌克兰地区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治组织,如扎波罗热哥萨克。
  5. 佩利亚斯拉夫协定:1654年,乌克兰与俄罗斯签订佩利亚斯拉夫协定,乌克兰接受俄罗斯的保护,开始了与俄罗斯的长期联合。
  6. 俄波战争与瓜分:1667年,俄罗斯与波兰签订停战协定,乌克兰被瓜分,西乌克兰属波兰,东乌克兰归俄罗斯。
  7. 俄罗斯帝国时期:18世纪,俄罗斯帝国逐渐将乌克兰其他地区并入版图,到1795年,乌克兰其余地区均在沙皇俄国统治之下。
  8. 现代化与民族觉醒: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乌克兰地区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工人运动和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兴起。
  9.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初,乌克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期间经历了政治动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期间,乌克兰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政权。
  10. 苏联时期:1918年,乌克兰中央拉达宣布成立独立自由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但随后乌克兰成为苏联的创始成员之一。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乌克兰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纳粹德国的入侵和苏联的反攻都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2. 冷战与苏联解体:冷战期间,乌克兰作为苏联的一部分,经历了工业化和政治压制。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乌克兰宣布独立。
  13. 现代乌克兰:独立后,乌克兰经历了政治、经济的转型,面临着国内外的多重挑战,包括与俄罗斯的关系、国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
  14. 2014年乌克兰危机: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政治危机,导致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下台,此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紧张,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东部地区爆发了持续的冲突。
  15. 俄乌战争:2022年2月24日 因北约东扩及顿巴斯冲突,俄乌冲突正式爆发。

乌克兰的历史是多元复杂的,受到多种文化和政治势力的影响,这些历史事件塑造了乌克兰的现代国家身份和地缘政治地位。

前苏联版图示意图

自然资源

乌克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对该国的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地位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乌克兰的主要自然资源:

  1. 农业资源:乌克兰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其肥沃的黑土带,占全球黑土带总面积的40%。这使得乌克兰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尤其是小麦、大麦、玉米、葵花籽和菜籽等。
  2. 矿产资源:乌克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级铁矿石储备之一,约300亿吨,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此外,还有丰富的煤矿、锰矿等矿产资源。
  3. 能源资源:乌克兰的天然气储量在欧洲排名第二,尽管目前大部分仍未得到充分开发。此外,乌克兰拥有庞大的天然气运输网络,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关键通道。
  4. 水资源:乌克兰的水资源也相对丰富,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第聂伯河是乌克兰的母亲河,对农业灌溉和水电生产都有重要作用。
  5. 森林资源:乌克兰有一定的森林覆盖率,提供了木材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6. 工业资源:乌克兰的工业资源包括钢铁工业、化工、机械产品(如飞机、涡轮机、机车和拖拉机)以及造船业。乌克兰的钢铁工业在欧洲占有重要地位。
  7. 生物多样性:乌克兰虽然高度工业化,但依然拥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欧洲大陆生物多样性,这表明该国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资源。

乌克兰的这些自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使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当前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中,这些资源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

乌克兰国宝:白鹳

军事力量

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在近年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其军事实力和战略地位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乌克兰军事力量的一些关键点:

  1. 兵力规模:乌克兰武装部队的现役兵力约为25.5万人,其中作战部队约20.9万人,文职人员约4.6万人。预备役人员约90万,还有约11万名准军事人员。
  2. 军种构成:乌克兰的武装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空中突击部队以及特种作战部队组成。此外,还有边防警卫队和国民警卫队(预备役部队)以及领土防御营部队。
  3. 地面部队装备:乌克兰地面部队装备包括超过2500辆三代坦克,步兵战车2600多辆,装甲运兵车1600多辆,以及其他各型装甲车8000多辆。
  4. 火炮力量:自行火炮约1067辆,牵引火炮约2000门,多管火箭炮约490辆。
  5. 空中力量:空中力量包括69架战斗机(米格-29和苏-27),29架攻击机(苏-24和苏-25),79架教练机,32架运输机,3架侦察机,以及112架直升机,其中专用武装直升机34架。
  6. 海军力量:海军力量相对有限,主力舰艇为一艘克里瓦克III级护卫舰,另有巡逻艇、扫雷舰、登陆舰等。
  7. 国际合作:乌克兰在军事上与多个国家有合作,包括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包括军事援助、武器供应、军事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支持。
  8. 战略地位:由于其地理位置,乌克兰是欧洲东部地缘政治竞争的焦点,其军事力量和动态受到北约和俄罗斯的密切关注。
  9. 冲突与挑战:乌克兰军队近年来在东部地区与亲俄分离主义势力的冲突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这场冲突对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和国内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在地区冲突和国际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军事实力和战略部署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乌克兰国徽

外交政策

乌克兰的外交政策深受其地缘政治地位的影响,历史上乌克兰在东西方之间摇摆,试图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平衡与各大国的关系。以下是乌克兰外交政策的一些关键点:

  1. 地缘政治立场:由于乌克兰位于欧洲东西方的交汇处,其外交政策经常需要在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寻找平衡。乌克兰既希望加强与欧洲的联系,又不得不考虑与俄罗斯的历史和现实关系。
  2. 欧洲一体化:乌克兰一直展现出向西靠拢的倾向,试图通过加强与欧盟的关系来促进国内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并寻求更深层次的经济整合。
  3. 北约关系:乌克兰在外交政策上也表现出加入北约的意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因为俄罗斯视北约东扩为安全威胁。
  4. 与俄罗斯的关系:尽管存在紧张和冲突,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仍有着密切的文化、语言和历史联系。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乌克兰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5. 多边合作:乌克兰积极参与多边组织和国际合作,包括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经济机构,以提升其国际地位并寻求外部支持。
  6. 经济外交:经济合作是乌克兰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乌克兰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多元化其贸易伙伴。
  7. 安全与防卫:在安全和防卫政策方面,乌克兰面临来自东部分离主义运动和俄罗斯的挑战,这影响了其与邻国及国际社会的互动。
  8. 历史记忆与民族身份:乌克兰的外交政策也受到其历史记忆和民族身份的影响,这在与邻国的互动中尤为明显。
  9. 国际支持与援助:在近期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特别是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

乌克兰的外交政策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当前,乌克兰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处理与俄罗斯的冲突、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以及推动国内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经济发展

乌克兰格里夫纳是乌克兰的官方货币(UAH)。

乌克兰2022年的GDP为 1605.03亿美元,人均GDP 4533.98美元。

乌克兰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支柱经历了复杂的变迁,从苏联时期的工业和农业中心到独立后的挑战和困境,再到近期的冲突和危机,以下是乌克兰经济发展和经济支柱的概述:

  1. 苏联解体后的经济转型: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挑战。这一转型过程中,乌克兰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包括恶性通货膨胀和GDP的大幅下降。
  2. 经济结构调整:乌克兰在独立后尝试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但由于多种因素,包括政治不稳定、国际关系紧张以及经济管理上的困难,经济改革进程缓慢。
  3. 工业基础:乌克兰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在军工、冶金、机械制造和造船行业。苏联时期,乌克兰是重要的工业中心,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
  4. 农业大国: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拥有广阔的肥沃黑土带,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尤其是小麦、玉米、大麦和油籽(如葵花籽和菜籽)。
  5. 能源资源:乌克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铁矿石、煤炭和天然气。其铁矿石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天然气储量在欧洲也占有重要位置。
  6. 经济挑战: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乌克兰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政治不稳定、腐败问题、经济制裁以及与邻国的冲突。
  7. 国际关系与经济:乌克兰经济的发展受到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与俄罗斯的关系紧张,以及克里米亚危机和东部地区的冲突,对乌克兰的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8. 战时经济:俄乌冲突的持续导致乌克兰面临战时经济的挑战,需要在维持经济稳定和应对冲突之间寻找平衡。
  9. 国际援助与合作:乌克兰在经济发展中寻求国际社会的援助和合作,以改善其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

乌克兰的经济经历了从苏联时期的辉煌到独立后的困境,再到近期冲突中的挑战。尽管困难重重,乌克兰依然拥有农业、工业和能源资源等经济支柱,但需要克服政治和经济上的多重障碍,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乌克兰格里夫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