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阶夜色凉如水下一句是什么诗(七夕古诗词赏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1 08:53:58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七夕。

七夕节,又称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情人节”。

七夕的传统习俗有:拜七姐,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福许愿、祈祷姻缘等。


还有一种说法,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所以中状元被称为大魁天下士,一举夺魁。魁星主掌考运,所以读书人又把七夕节叫做魁星节,也称“晒书节”。


“晒书节”,我们晒几首最美古诗词,晒晒中国古人的浪漫!


01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作者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此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


02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会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这首诗以这样一个凄婉哀怨的悲剧故事为题材,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表达了诗人对这对有情人寄予深深的同情。


03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04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排遣心中寂寞,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05

沉醉东风·七夕

元·卢挚


银烛秋光冷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沉醉东风·七夕》是元代翰林学士卢挚创作的一首散曲。在这支小令中,作者化用唐杜牧《秋夕》,描绘了一幅静夜(望天河)图,并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意境。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


06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词人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此词用情深挚,立意高远,通俗易懂,却又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其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为千古佳句。


07

鹊桥仙·七夕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实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上阕写与友人的离别;下阕则借晋人遇仙的典故表达与友人离别的感慨。全词格调飘逸超旷,卓尔不群,清晰明快,韵味十足。


08

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这首词写七夕相会,作者以群仙相妒这一喜剧式情节,反衬、凸现、深化了牛女的爱情悲剧,匠心独运。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09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这首双调小令,主要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写人间的离愁别恨,凄恻动人。全词通过通过写牛郎织女的会少离多,抒发了对自已丈夫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