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属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古称陇州,西接甘肃张家川,是陕西西大门,因地处陇山东坡而得县名。秦襄公建都于此,开疆拓土;秦始皇西巡,视这里为秦之西门;汉武帝登陇首,在此设置大震关。汉唐以来,关山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天竺取经,大震关是西出长安第一雄关。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在汧县置东秦州,元钦二年(553年),改东秦州为陇州,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陇州为陇县。陇县生态良好,这里四季分明、山青水秀,森林覆盖率60%、大小河流49条,号称关中的“水龙头”,是陕西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宝鸡市水源涵养地。
陇县在宝鸡地区西北角
去陇县旅游,最著名旅游景点是龙门洞。龙门洞位于陕甘交界的景福山一带,龙门洞古名灵岩寺,因道教弟子丘长春在此修道7年,创立道教著名的龙门派,龙门洞声名远扬,被尊为道教“龙门祖庭”。龙门洞位于海拔1800米的悬崖之中,在高空行走,还真是有些华山的奇险感觉,所以想要上去,需要点胆量。
龙门洞石碑
眺望龙门洞
龙门洞全景
陇县另外一个有名的景点是关山草原(关山牧场)。秦人先祖非子在汧(河)渭(河)之间为周王室饲牧养马,“马大蕃息”,关山一带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秦人的天然牧场。而秦人正是在陇山山地的关山草原由畜牧业起步,完成了从游牧向农业民族的转变过程。西汉年间,西域传入的良马佳驹在这里得以繁衍,满足了军事活动的需要,汉代时关山一带牧养的马匹达多达30多万匹。霍去病20岁第一次率万余精骑出击匈奴,就是过关山出陇西,沿祁连山直趋西北,长途奔袭,凯旋而归。盛唐之时,关山牧马业更为发达,朝廷设立了陇右牧马监,王候将相的私牧也多放养于此。唐之后逐渐没落,直到1958年,陇县在这里建起了国营关山马场,并培育出“关中马”。
关山草原海拔2000-2200米,冬春无界,夏秋相连,有“关山六月寒凝霜”之称,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因为海拔高,低温低,所以到关山草原旅游前看看天气预报,下雨天就别来了,另外也要关注温度,有一年国庆节到关山玩,只穿了短袖,冻感冒了。
俯瞰关山草原
关山的“关”是位于陇山梁上的大震关,具有人考证在陇山主脉关山梁的东侧,未能前去实地所以没有照片。于是在关山之下就有了千年古镇,明之前一直叫故关,明清设"故关里",民国时期改"故"为"固",固关镇是一个回族人民聚集的镇子,现保留着一条老街。
古镇牌坊
古镇老街,比较冷清
老街商铺
老街保留了一块以前街道的车辙
在陇县城北约两公里处,有一座沿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建筑--药王洞道观。这个道教建筑群不仅规模大,而且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最初取名谷神观,宋金时期名医马钰,在谷神观隐居,苦修炼丹,针灸行医,济世救众,元世祖称马钰为丹阳,即将谷神观易名为丹阳洞,因马钰为全真弟子,丹阳洞也称龙门洞下院。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8年),陇州知州李经芳闻知丹阳洞药圣显现,将丹阳洞易名药王洞,延续至今。药王洞下方的空地上,有一座明代城隍庙大殿。这座城隍庙大殿原本位于陇县中学校园内,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四周有回廊,重檐歇山顶。1980年,大殿被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将大殿搬迁至现在的位置,与山上的药王洞连成一片古建筑群。 从药王洞道观的山门进入,拾级而上,玉皇殿、太上殿、药王殿、财神殿、土地祠、药王洞府、纯阳阁、大梵宫、丘祖洞、卫灵宫分层而建,错落有致。慢步登顶,凉风习习,近可观药王洞建筑群全景,远可瞰陇县县城全貌,四周风景蔚为壮观。虽然药王洞名气比龙门洞名气小很多,但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不凡,感觉非常值得一去(不要门票,可备零钱作为香火钱)。
药王洞山门(任法融题)
丹阳洞
大殿中尚未上彩的泥塑
药王洞建筑群俯瞰
其他信息:从西安到陇县约260公里车程,3个小时可达,关山牧场、龙门洞、药王洞都去的话,两日游基本上就可以,途中经过冯家山水库也可以到水边感受下水库的宽阔。我们是一日游,因为有老人,所以只去了药王洞、冯家山水库和固关古镇,在路边摘了很多槐花,吃了陇县的羊肉泡馍,羊肉给的实在,味道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