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是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在民间他的形象和口碑都极其不好,这跟他重用奸臣秦桧杀害岳飞父子有莫大的关系,也跟他卑躬屈膝丧失国格与金朝多次讲和有关。然而真实历史上的赵构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前期的赵构无所畏惧,淡定从容。靖康元年,金人包围开封,宋钦宗想议和,金人提出要派一个亲王做人质,其他亲王都不愿去,唯独赵构主动要求前去。后来勤王的军队到了开封,有将领夜晚偷袭金军营寨,金军责问赵构,赵构淡定道:“大宋勤王军队这么多,一两支队伍不听约束,也很正常。”并且赵构还在金营与金帅击剑。于是金军统领完颜宗望怀疑赵构不是亲王,而是将领之子冒充的。
他是个大孝子。赵构登基以后,一心和金国和议,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迎回他的母亲韦氏。他在位时前后一共和金人有过三次和议,从一开始要求金人归还河南失地并迎还二圣,到最后一次绍兴和议达成,金军归还淮河以南土地以及徽宗、郑后的棺材之外,最让高宗满意的,就是迎接回了他的母亲韦后。韦后回朝后,立即被封为圣母皇太后,并得以颐养天年。
根据正史的记载其实赵构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也称得上文武双全、雄才大略。比如《宋史》就这样记载他,“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后世更是有史学家将其与刘秀相比,认为他的功绩堪比光武中兴,他具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他虽然没有雄才大略,属于一位庸君,但也并非无所作为。他推行经界法,安置南逃汉人,允许一无所有的汉人免交三十多年的租税,大大发展了经济。另外,海洋经济也得到大力发展。他还解决了内乱等棘手问题。他厉行节约,不好女色。由于他处于战乱年代,知道生活不易,所以,处处厉行节约。
《宋史》评论说“太祖、太宗兄弟相传,以开创业之基;高宗、孝宗父子相禅,以植中兴之业”。元代宰相脱脱对此的评价则是“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虽然他总的来说算是一位庸君,但也可以说他是一位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