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病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1:11:53    

国企病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目标不明:

缺乏明确的指导,组织与战略脱节,组织无力支持战略发展,处于混合状态。以功能为导向,而不是以市场和客户服务为导向。

无效控制:

企业管控模式不清,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难以区分,管理失控,监督过于形式化,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浮肿僵硬:

组织不精简,管理层次过多,结构臃肿,机构僵化,决策复杂,行动缓慢,部门职能重叠交叉。

无反应:

高度集中,信息流被层层过滤和扭曲,信息流通不畅,信息数据不准确,制度体系相对孤立,信息封闭,组织体系效率很低。

失调症:

组织混乱,业务关系混乱,职能分配不均,组织职能缺位,权责界面不清,职能混乱,权责不专,管理多头,责任推诿扯皮,协调困难。

头痛病:

国有企业一般都是呈集团化经营,部分大型企业经营着垄断型业务,国企改革只能治其标而不能治其本,转变经营模式困难。

颈椎病:

国有企业的文化难以形成主流舆论,职能部门设置繁杂,员工之间对企业文化理解千差万别,企业文化难以上下步调一致。

骨质疏松:

国企薪酬缺乏竞争力,总体受控于国资委,薪酬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进展缓慢,部分专业岗位的薪酬与同行业岗位相比缺乏竞争力。

贫血症:

人才流失严重,薪酬体系不合理,企业文化无凝聚力,学习机会少,成长空间有限,干群关系不融洽,人才全面流失。

软骨病:

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不“给力”,存在党风廉政方面的问题。

虚假包装:

国企内部存在虚假包装和表面文章,领导层花言巧语难掩无所作为,踏实肯干的员工被边缘化。

管理粗放:

国企管理粗放,节约意识不足,人浮于事现象严重,生产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居高不下。

负盈不负亏:

缺乏危机意识和清晰的产权,国企高管负盈不负亏,缺乏对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动力。

行政任命高管:

企业经营者没有实行职业化和市场化管理,缺乏进取意识,短期行为和腐败行为明显。

分配不公:

一线工人与高管薪酬差距大,分配严重不公。

资产缺乏有效监管:

国有企业的一把手集党委书记、董事长为一身,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导致利益输送和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严重。

企业一言堂盛行:

国企一把手在企业中权力过大,投资决策和人事任命基本上是一把手一言堂。

腐败集团化和家族化:

腐败现象呈现集团化和家族化特点,利用职权为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