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南京江北新区调研。两个月前,2月8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深入江北新区调研。
“观江东”注意到,2015年,江北新区获批成为第13个国家级新区,今年6月将满10岁。
调研中,许昆林强调,要发挥好先行先试、率先引领、勇挑大梁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产城融合赋能发展,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市带动能力、开放聚合能力,在服务大局中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为经济大省挑大梁多作贡献。
许昆林表示,南京江北新区承担着国家赋予的“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从落实国家多重战略高度提升发展能级,从服务南京带动全省角度扛起使命担当。
聚焦同样重点,2月8日,周红波深入江北新区,走访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并召开会议研究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意见具体举措。
会上,周红波指出,省委省政府对江北新区发展寄予厚望、给予大力支持,为新区加快新一轮赶超跨越提供了难得机遇。他用四个“怎样”为江北新区提出需要深入思考谋划的“重点”:
怎样在融入国家战略中发挥优势,怎样在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中找准切入点,怎样在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中取得新成效,怎样在制度型开放和深层次改革中展现新作为,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切实扛起国家级新区的使命担当,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作出应有贡献。
作为江苏唯一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之于南京、乃至江苏的意义不言而喻。
去年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明确支持南京江北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高质量建设,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文件也进一步明确了江北新区的定位,提出要积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新主城,更高质量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打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3月,南京市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支持南京江北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加快打造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的主阵地。
自2015年获批成为第13个国家级新区以来,南京江北新区就承担起了提升南京发展实力的重任,喊出“力争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南京”的口号。
而今,江北新区已逐步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截至2023年,江北新区三大优势产业、三大新兴产业实现营收超5000亿元,新增经营主体2.5万家,新增独角兽、培育独角兽数量全市第一,百亿级项目及跨国公司总部项目实现新的突破。
来源:观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