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高锦辉: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献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3:47:00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培正中学校长 高锦辉:

“2023年11月,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动土,标志着提案建议从纸面走向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政协委员不是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者;提案不是终点,而是政策创新的起点。”

高锦辉委员(一排右五)在澳门大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校区交地暨奠基仪式现场。

全国政协向政协委员寄发办复证书,将提案中的立案成果具象化为每位委员可触摸的荣誉证明,这一举措折射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深刻演进。作为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我提出的关于支持澳门高校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独立办学的建议,正是在这样的制度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转化为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具体政策。

在酝酿横琴高等教育发展提案的过程中,我多次走访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与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实地考察横琴合作区的规划建设情况。澳门高等教育发展长期受空间限制,提案中我们提出了“试点境外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办学”“设立特色学院”等可操作性建议,这些建议后来在国务院批复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得到了明确体现。

从提案提交到政策落地,是一个多方协商、反复磨合的民主过程。教育部的答复函不是终点,而是深度协商的新起点。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我见证了中央港澳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澳门中联办等多部门的联席协商,见证了不同行政层级、不同地域单位如何围绕一个教育议题展开务实讨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专门选派干部到合作区挂职,这种“嵌入式”工作方法有效打破了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障碍。2023年11月,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动土,标志着提案建议从纸面走向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政协委员不是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者;提案不是终点,而是政策创新的起点。

从个人履职体验到制度效能观察,这件提案带给我的启示是多维度的。作为政协委员,我们提出的每个建议都被纳入严谨的办理程序;作为澳门教育工作者,我们见证了国家支持澳门多元发展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国两制”实践者,我们切身感受到中央政府对澳门特区关切的积极回应。在未来的履职中,我将继续以“扎扎实实的调研”对接“实实在在的协商”,让更多专业见解转化为政策选项。


采访整理:徐金玉

文字编辑:罗韦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