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万隆会议召开七十周年。万隆会议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具有彪炳史册的意义,是国际关系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大会。4月24日,“万隆精神70年——在全球挑战中强化全球南方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万隆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纪念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继承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球南方团结与共同发展。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印尼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印尼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印尼大学战略与全球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得到印尼中国商会总会、华为公司印尼分公司、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中兴通讯印尼分公司、五菱汽车印尼分公司、极兔快运、格林美环境及数家中国驻印尼企业赞助。来自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新加坡国立大学、越南国立大学、乌达雅纳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位学者参与研讨。中国驻印尼大使、印度驻印尼大使以及多位印尼政要做主旨演讲。研讨会吸引印尼各界人士以及十多个国家共400余人参加。
纪念万隆会议70年暨“万隆精神70年——在全球挑战中强化全球南方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办
4月24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在印尼万隆举行。在致辞环节,印尼大学校长赫里·赫尔曼西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拉赫马德·维贾亚·萨克蒂、印尼中国商会总会会长孙尚斌分别致辞。赫尔曼西亚教授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强调南方国家团结、务实合作对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性;苏长和教授强调,万隆精神是国际规则体系的基石,在大变局下,全球南方协作将对国际秩序重塑起到关键作用;赫马德·维贾亚·萨克蒂和孙尚斌皆指出,中-印尼经济存在互补性和广阔合作空间,呼吁两国加强合作以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在主旨演讲环节,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卢胡特·宾萨尔·潘查伊坦、中国驻印尼特命全权大使王鲁彤、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印度驻印尼大使桑迪普·查克拉沃蒂、印尼海洋与渔业人力资源标准化与认证中心主任安娜斯塔西娅·丽塔·蒂西亚娜·德维·库斯瓦尔达尼、印尼外交部副部长阿里夫·哈瓦斯·乌格罗塞诺、印尼创意经济部副部长切切·鲁肯迪、印尼西爪哇省省长德迪·穆利亚迪等围绕万隆精神、印尼外交战略、中国外交战略、中-印尼关系、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做了主旨演讲。王鲁彤大使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万隆精神,将继续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一道,担起守护和平安宁之责,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致力于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在主旨演讲结束后,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国际关系特别顾问林优娜主持了互动研讨,来自中国、印尼、新加坡、印度的五位专家学者围绕主旨演讲展开了热烈讨论。
4月24日下午,研讨会共进行了五个议题的讨论。
聚焦“战略自主与全球南方韧性”,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宗山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贺嘉洁副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教授、印尼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埃维·菲特里亚尼、印度尼西亚卡查玛达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达弗里·阿古萨利姆教授、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印德里安娜·卡尔蒂尼博士等学者,围绕特朗普2.0对全球南方的冲击、万隆精神的内涵和新发展、中国-东盟强化合作的路径、全球南方提升战略自主性和韧性的策略等问题做了发言和交流。
聚焦“以文化外交与人文交流重振万隆精神”,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薛松副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博士后薛星杰、越南国立大学胡志明市人文社科大学校长潘氏红春博士、乌达雅纳大学中国-东盟跨文化研究院院长伊·克图特·阿尔达纳教授、印尼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院永·马赫穆迪教授等学者,围绕中-印尼信仰外交的历史和当代意义、万隆精神对人类文明新范式的意义、文化外交对万隆精神复兴和东亚地区共同体建设的促进意义等话题展开讨论。
聚焦“人工智能、高科技与全球南方的数字未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晔副教授、上海华感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楠先生、印尼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研究员穆罕默德·阿卜杜勒罗希姆、印尼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实验室副主任维克托·德万托博士等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围绕全球人工智能(AI)治理体系的问题和出路、新兴技术的前沿应用、全球AI发展中的南北差距问题、南南合作对AI技术普及的助力等问题做了发言和讨论。
聚焦“以南南团结加强全球治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赵可金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郑宇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殷之光教授、印度尼西亚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韩培教授、印度尼西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际关系特别顾问、印度尼西亚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林优娜博士等学者和专家就自主的“南方理论”建构的路径、全球发展(尤其是全球南方发展)的趋势和应对、全球秩序的理论创新、万隆精神的新发展、全球南方的全球治理改革方案等议题各抒己见。
聚焦“可持续未来:推动全球南方的能源、粮食安全与医疗发展”,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英耀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余博闻副教授、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马克森修斯·特里·桑博多博士、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BRIN)里奥·苏里亚·拉马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安就全球卫生合作和中国的贡献、绿色“一带一路”的政策演变原理、全球清洁烹饪能源可及性问题、金砖+和东盟为代表的中等力量集团对全球能源秩序的革新、维护粮食安全的新方案等问题展开交流研讨。
在全部议题讨论结束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与印尼大学战略与全球研究院院长索普拉亚特纳作闭幕致辞,对中印尼各方对本次纪念大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祝愿万隆精神常青。(中国日报 周文婷)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