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观天下丨加拿大启动大选,美国在场外“助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21:01:00    

加拿大“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大选,今天(4月28日)正式开启。

这场大选受到了加拿大人的空前关注,730万人提前投票(数据截至4月22日),打破了该国提前投票的纪录。

这场大选为什么重要?加拿大政坛将走向何方?今天《夜观天下》来聊一聊。

自由党的惊人逆转

今年以来,加拿大政坛在美国影响下,发生了罕见的逆转现象,很值得说道说道。

1月,总理特鲁多在执政了9年后宣布辞职。执政党自由党2月进行党内选举,自由党新领导人卡尼3月14日就任新总理。卡尼上任才10天,3月23日宣布提前大选(由10月提前至4月举行)。

特鲁多。图源新华社 米克·格佐夫斯基 摄

执政党的这一番操作,为什么节奏这么快?背后是因为执政党支持率的突变。

特鲁多当初下台,是由于支持率跌得太狠。近年来加拿大经济萎靡、物价高涨,民众很不满意,到今年1月底,自由党的支持率已经比最大反对党保守党落后了20个百分点。特鲁多再不下台,自由党在今年10月大选时恐怕毫无希望。

卡尼继任总理后,果然“换人如换刀”,效果立竿见影,1个多月后就完成了支持率的“惊人逆转”。4月26日的民调显示,自由党的支持率已经升至42.5%,超过了保守党的38.7%。

卡尼宣布大选提前至4月,就是希望借着这股支持率上升势头,一举打趴保守党。

美加关系直接影响选情

卡尼为何能在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获得众多支持?最大的“助力”居然是美国!

今年1月特朗普上任前,加拿大选民的关注点还普遍集中在国内,因为物价、房价等对执政党诸多不满。主张“变革”的保守党受到民众欢迎。

没想到的是,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对加拿大挥起关税“大棒”,还多次提及要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这迫使加拿大各界转而关注美加关系问题,保守党由于持右翼立场、更加亲美,就被逐步疏远。

其实,美加关系左右选情,历史上早有先例。1891年加拿大大选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哈里森就因关税问题等向加拿大施压。当时,想和美国密切关系的自由党就落败了。

时隔134年,如今加拿大再次面临“被美国定义的大选”,谁能更好应对美国,再次成为选民们投票的方向。

顶级经济学家PK资深政客

此次加拿大大选,也是一场顶级经济学家和资深政客的PK。

顶级经济学家卡尼

现总理卡尼是一位政治“素人”,也是一名顶级经济学家。卡尼曾在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担任过行长,2008年带领加拿大平稳渡过了金融危机,还曾领导英国央行渡过英国脱欧后的动荡时期,因此被视为能抵御特朗普“动荡贸易政策”的理想人选。

卡尼

卡尼的竞选口号是“加拿大强大”,他承袭了特鲁多政府对美较为强硬的立场,表示加拿大“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美国的一部分。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卡尼表示,将保持报复性关税,“直到美国人向加拿大表示尊重”。他上任后的首次出访,也选在欧洲而非美国。

资深政客普瓦列夫尔

卡尼的对手——保守党领袖普瓦列夫尔,则是一名资深政客。他25岁就成为众议院议员,曾长期担任反对党影子内阁财长,2022年成为保守党领袖。普瓦列夫尔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并靠着“改革者”的形象,被称为“加拿大版特朗普”。

保守党领袖普瓦列夫尔。图源加拿大通讯社

在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前,普瓦列夫尔确实深受欢迎,其右倾立场和对特鲁多政府的抨击,在加拿大引发广泛共鸣。然而随着特朗普的再次上台,一切都变了。虽然普瓦列夫尔及时将竞选口号从“加拿大已崩溃”改为了“加拿大优先”,并表示“将付出任何代价来保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但仍被加拿大人视为最有可能屈服并接受美国要求的候选人。

目前,民调显示自由党有望在大选中获胜,但由于差距不大,结局还有悬念。

不过,就算自由党失利、没能拿到172席,也仍是众议院最大政党,可能会与其他政党共同组阁,执政将受到掣肘。

而无论哪方胜选,加拿大新政府均需直面高通胀与经济疲软的双重压力,同时需要应对美国的虎视眈眈。此次大选,不仅将决定加拿大未来四年的政权归属,还极有可能通过加美关系的调整,重塑北美地缘政治生态。

川观新闻记者 王桃 综合 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等

主播:田珊

文案:王桃

制作:朱文博

摄像:朱文博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