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个新佛山,不能丢掉‘敢饮头啖汤’的精神”!在佛山攻坚突围、开创新局的关键时刻,市委旗帜鲜明鼓励改革创新,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增长志气、锤炼勇气、磨砺锐气,在佛山激荡“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时代精神。
“头啖汤”,意思是第一拨出锅的汤,味道最为鲜甜。佛山人爱喝头啖汤,也善于煲头啖汤。改革开放以来,低调务实而又兼容并蓄的佛山人,冒着打板子、摘帽子的风险,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造了“敲锣打鼓贺富”“靓女先嫁”等改革佳话,诞生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全国第一家在海外发行股票的民营企业、全省首条高速公路等诸多第一,煲出了一碗鲜甜醇厚、回味无穷的改革发展“靓汤”。
金融高新区。/资料图片
当年,许多兄弟城市来佛山学习取经,认为来到佛山就是找到改革的师傅、学到致富的经验。这些辉煌岁月,至今仍让我们无比自豪。“敢饮头啖汤”的精气神,是佛山干部身上最鲜明的标识,是这座城市的传家宝。
但近年来,城市你追我赶,竞逐日益激烈。佛山和深圳、苏州、长沙、合肥等城市相比,差距越拉越大,面临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严峻考验。从学习的榜样,到被赶超的危机,一个重要原因是,佛山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不少人也滋生了自满情绪,安于现状,前进动力、争先意识明显不足。
为此,市委提出“再造一个新佛山”,就是要动员全市上下拿出“二次创业”的决心和力度,全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佛山。这个新目标,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特别是佛山在产业升级、动能转换、城市治理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二次创业可能比第一次更加艰辛。
干部干事的状态,决定事业呈现的状态。面对“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使命,面对稍纵即逝的改革发展机遇,“敢饮头啖汤”这个传家宝丢不得,必须传承好、发扬好,成为佛山赢得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什么是“敢饮头啖汤”的精神?本质上就八个字:敢闯敢干、敢为人先。
它是发展中的利益矛盾尖锐复杂、工作打不开局面时,勇于改革、一往无前的胆识气魄;它是制度的藩篱四处缠绕、发展遇到瓶颈制约时,善于创新、打破束缚的智慧能力;它是需要触碰矛盾,可能得罪人时,敢于顶住压力,舍小我成大我的境界品格。
顺德金凤凰广场。/资料图片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发扬“敢饮头啖汤”的精神?会议指明了路径,关键是做到“五要、五不能”——要争当一流,不能甘居人后;要敢想敢干,不能习惯说不;要守正出奇,不能因循守旧;要主动上手,不能甩手缩手;要主动争取,不能等待观望。
再擂战鼓,这是佛山对改革决心的宣示,也是最鲜明的态度。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上立什么、破什么,分析切中要害,答案一目了然。
“五要、五不能”,瞄准了发展面临的痛点。在各地竞相布局的一些前沿科技领域和产业新赛道,佛山的工作谋划,不仅落后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甚至被中西部一些城市甩到后面,向前冲、向高攀的意识不够强。
“五要、五不能”,回应了关涉深层矛盾的堵点。面对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干部习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一无新思路,二无新招数,应变破局能力不够强。一些部门对上一味坐等政策和资源跑上门,白白丢掉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对下习惯当“甩手掌柜”,让工作传导走样变形。
“五要、五不能”,聚焦了干部队伍作风的短板。有的干部遇到困难矛盾不是想着怎么破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而是想着怎么回避,动不动就打退堂鼓。
改革发展,最要不得的就是这种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对党员干部来说,把不能有的心态摒弃掉,把要发扬的作风变成行为准则,成为敢打硬仗、敢于突破的创新者,才能找到“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成事密码。
当然,引导干部担当作为,既要激发内生动力,也离不开外在激励。对担当作为、敢于改革的干部,要多一些鼓励肯定,少一些求全责备。为想干事的人撑腰,为敢担当的人鼓劲,帮他们化解掉“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担忧,他们才能放胆放手去干。
佛山靠“敢饮头啖汤”的精神走到今天,也必然要靠“敢饮头啖汤”的精神赢得明天。奋进新征程,全市上下唯有继续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增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改革决心,千斤重担千人扛,才能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凝聚强大力量,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拼出更广阔的未来。
这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群众的期盼。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