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年获评全省先进,这座工业城市如何求新谋变?丨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23:00:00    

川观新闻记者 陈丽霏

“截至202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连续3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先进县)……”4月29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什邡专场上,什邡市委书记晏世莹亮出该市“成绩单”。

新闻发布会现场。陈丽霏 摄

什邡是一座工业城市,工业始终在这里“唱主角”。截至2024年,什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50%以上,工业税收占比超90%。近年来,什邡市深耕食品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赛道,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基地。唯怡饮品、冰川时代矿泉水等畅销全国的商品诞生于此。

冰川时代矿泉水生产线。什邡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什邡持续将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聚力“培育+转型”,鼓励企业原地技改扩能或易地技改,助力食品饮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焕新升级。“2024年,我们共实施53个技改项目,完成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10家,推动67户企业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值达447.5亿元、同比增长5.4%。”什邡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轶介绍。

抢抓新赛道,引领龙头企业“链”上发力。围绕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什邡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开展“1+N”“敲门”等专项行动,加快集群强链、精准招商。过去3年,欣旺达、天合光能等3大百亿项目在什邡成功落户,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同时,什邡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抓住上下游企业资源,联合“链主”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形成上下游企业产业配套格局。

“比如,以天合光能为头部引领,2023年我们引进落地38GW单晶拉棒后,又接连引进了40GW光伏坩埚项目及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李轶介绍,目前什邡已形成以坩埚、单晶拉棒、切片、组件为主的晶硅光伏产业集群。

在全国低空经济热的背景下,什邡切入这个新赛道似乎有“头脑发热”的嫌疑:起步稍晚,与本地此前的优势产业关联性不强。

然而实际上,什邡正在建设成都都市圈唯一为产业制造服务的A1类通用机场,发展低空经济地域优势明显。与此同时,德阳本地的装备制造等产业,又恰好能成为低空经济产业的配套。

德阳什邡通用机场项目开工仪式。什邡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以通用机场为支撑,与成都金牛区共建双向飞地,打造总部大楼,建成产业园区,已集聚爱思达等航空航天企业21家。”晏世莹透露。截至去年,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22亿元。

此外,强化区域协调联动,什邡正与成都彭州构建彭什交界共融发展模式。两地累计签订12项《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四川彭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超10亿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推动同城化,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在顶层设计、需求对接、错位竞争上持续发力,注重在产业、人气、服务上做文章,努力为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什邡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杨益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