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芯科技营收净利倒退 突击分红4.29亿 集成商销售收入占比86%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3:05:00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9年IPO长跑,创业板失败后,重新包装转道北交所,成都德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芯科技 ”)本次能否成功,属于未知数。


4月16日,德芯科技回复了北交所首轮审核问询函。


本次IPO,德芯科技的最大短板是,营收、净利突然大幅双降。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及净利均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超过30%,印证了北交所对其业绩稳定性的质疑。


此前,在创业板IPO时,德芯科技曾被质疑证监系统离职人员突击入股、突击分红、商业贿赂等问题。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本次IPO,德芯科技突击分红再现。本次递交IPO申请前,公司完成了6000万元的现金分红。两次IPO前突击分红,合计分给股东4.29亿元。


集成商销售收入占比约为86%,毛利率高于直销10.47个百分点,也是北交所关注的焦点。北交所要求德芯科技详细解释集成商销售收入的真实性。


转道北交所净利大降


转道北交所IPO,德芯科技恐难以顺利成行。


德芯科技成立于2008年,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2023年摘牌。在新三板挂牌时,公司就已经启动了A股主板上市程序,进入创业板IPO辅导阶段,辅导券商为长江证券。2019年,公司上市辅导机构变更为广发证券。


2021年6月,德芯科技首次披露招股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到2022年8月,公司在创业板IPO排队一年多,更新了四版招股书。2022年9月28日,在上会审核前夕,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宣告创业板IPO计划失败。


2024年6月28日,德芯科技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进行了预披露。


德芯科技主要从事数字视听软件、软硬件一体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系统集成服务,产品主要用于数字视听信号的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等方面。


单纯从经营业绩方面看,德芯科技的经营业绩极不稳定。


2014年至2016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0亿元、2.16亿元、2.7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03.54万元、7256.56万元、8178.99万元,营收净利连续三年双增。


2017年、2018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4亿元、2.29亿元,同比下降15.07%、1.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31.86万元、5053.25万元,同比下降21.36%、21.43%。紧随其后的2019年、2020年,营收及净利连续两年双增,但在2021年,也是公司闯关创业板IPO之时,营收、净利双降,二者分别为2.63亿元、8144.96万元,分别下降2.88%、4.51%。


2022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5亿元、4.11亿元,同比增长27.17%、22.8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1.28亿元,同比增长24.74%、26.24%。


连续两年营收净利快速增长,可能是德芯科技IPO卷土重来的底气之一。


但是,2024年,公司业绩开了倒车,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0亿元、7870.01万元,同比下降34.19%、38.64%。


营收净利的降幅双双超过30%,使得二者一下子倒退了4年,均不及2020年的水平。


业绩稳定性差,已经引起北交所关注。在首轮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发出的第二问就是业绩稳定性,要求公司说明数字电视业务可持续性、应急广播产品销售收入下降原因等。


2024年营收、净利大幅下降,也印证了市场对德芯科技持续盈利能力的质疑。


IPO前再现突击分红


IPO企业突击分红,一直是市场及监管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德芯科技就存在突击分红情形。


上一次创业板IPO前,德芯科技突击大额分红,就受到了广泛质疑。


2016年至2020年,德芯科技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7亿元,而2017年至2021年,公司累计分配现金股利却达3.69亿元。其中,2018年至2020年,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分别为1.32亿元、6000万元、8100万元,三次现金分红均高于前一年取得的归母净利润,引发广泛质疑。


上述现金分红,德芯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孙宇累计获得税后分红1.23亿元,董事、副总经理王德华获得税后分红8449.03万元,董事、研发总监李俊获得税后分红3522.95万元,董事孙健获得税后分红3754.20万元,股东/原股东孙歆庾及孙朴获得税后分红3754.20万元。


IPO前大额分红,绝大部分分红流进了主要股东腰包,引起了监管关注。


当时,深交所对此发出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持续进行大额现金分红,而未将相关资金用于生产改扩建的原因,并结合公司的成长空间、所处市场发展空间、产能利用率消化能力等说明IPO募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募集资金的必要性。


当时,公司IPO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77亿元。


根据当时披露的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各年末,德芯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7.68%、38.04%、30.33%;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分别为26.78%、26.12%、27.21%。在2019年和2020年,德芯科技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可比公司均值超10个百分点。


本次冲击北交所IPO,德芯科技再度突击分红。2024年初,公司完成了2023年中期利润分配6000万元。5个月后,公司递交IPO申请。


综上所述,两次IPO之前,德芯科技合计突击分红4.2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次IPO,德芯科技还存在证监系统离职人员突击入股的情形。


根据披露,就在德芯科技接受创业板上市辅导期间,包括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原处长蔡曼莉,深交所上市推广部原副主任、执行经理黄晓萍,北京证监局机构一处原处长于铁艳等4名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先后入股。


2021年5月,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行为监管指引,对证监系统人员离职入股IPO企业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2024年,证监会对这类现象进一步划出红线。


集成商销售的真实性存疑


德芯科技还有一些现象受到市场关注。


前一次IPO,德芯科技被曝存在商业贿赂问题。


在德芯科技的现场督导中,发现涉及商业贿赂嫌疑、资金流水、存货和内部控制等方面问题。在第二轮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德芯科技说明员工“高云”报销是否存在商业贿赂,高云是否存在替发行人体外承担费用的情况。


高云是德芯科技内贸销售部员工,2018年至2021年6月,高云累计报销金额173.66万元,其中,部分资金往来人员与德芯科技员工、客户、供应商、项目所在地政府官员、物流公司股东等人重名,涉及金额合计77.67万元。


高云报销的主要是业务招待费,而报销金额中,存在单笔报销金额高达50.54万元。


是什么样的业务招待费,一次高达50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历史上,德芯科技的关联方曾有过贿赂案例。


如今,德芯科技是否建立了相关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以杜绝商业贿赂现象,暂时不得而知。


本次IPO,德芯科技备受质疑的是依赖集成商销售。


2021年至2023年,德芯科技来自集成商销售收入分别为1.79亿元、2.52亿元、3.52亿元,销售占比为68.12%、75.20%、85.63%。而其直接销售模式收入分别为8146.86万元、8040.69万元和5744.62万元,销售占比分别为30.96%、24.03%、13.98%,呈下降趋势。


通过集成商模式销售的毛利明显高于直接销售模式。


2021年至2023年,公司通过集成商销售模式的毛利率分别为59.20%、58.87%、54.59%,直接销售模式的毛利率分别为 44.60%、34.50%、44.12%。


2021年至2023年,公司集成商数量约为800家,剔除地面数字电视700兆赫频率迁移项目的相关影响后,客均收入金额约20万元,单个合同的平均金额5万元左右,每年度均为20万元左右。


北交所发出的首轮审核问询函,要求德芯科技说明集成商销售收入真实性,通过集成商销售的必要性,集成商销售收入占比大幅提高的背景及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集成商客户的稳定性,集成商毛利率高于直销客户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高度依赖集成商销售模式,德芯科技的风险不小。公司坦承,集成商模式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但由于无法直接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若其产品集成和售后服务能力无法满足终端客户或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管理混乱、违规经营以及自身经营不善等情形,将对公司在当地市场拓展、品牌声誉等构成不利影响。同时,随着市场形势变化,若公司不能保持与集成商的稳定合作关系,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销售出现下滑,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图片


独家深度推荐:

光线传媒借《哪吒2》首季大赚20亿 股价跌50%基金三个月减持2.17亿股

神力股份并购后遗症扣非连亏三年 大股东拟7亿卖控股权二股东拟减持

金字火腿谋易主 牛散挣扎4年离场 热衷蹭热点扣非仅2354万徘徊14年

洪九果品或涉财务造假 邓洪九夫妇涉骗贷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沧州明珠控股股东质押率77% 转让股权告吹6次成被执行人

江南春再做加法83亿吞并新潮传媒 分众传媒市值千亿横盘博弈新周期

华熙生物核心业务再下滑 净利降70% 一副总薪酬猛增5.7倍

海尔智家9高管拟最高增持4170万 管理费用率降至4.2%

特斯拉在中国停售两款车型新车 首季销量降13% 年内股价跌37.5%

美锦能源关联重组终止 大股东合计套现约80亿 质押率99.7%

中原银行总资产1.37万亿市值仅百亿 时隔四年重启分红派现率不足13%

深康佳A拟易主告别华侨城集团 央企专业化整合提速今年已有6起

上汽通用140万辆产能闲置 利用率仅22% 单季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32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