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hatGPT掀起全球认知革命,DeepSeek以国产大模型之姿破浪而出,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雷霆之势重构城市发展逻辑。
AI的赛道之上,城市之间正你追我赶。
谁抢先半个身位,谁就有可能争得发展先机。
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示范区“三区叠加”的城市,济南发展人工智能是使命所然,也是机遇青睐。
不久前,济南逐浪AI之路又踏出坚实一步——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名单公布,济南本土企业丽阳神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丽阳雨露”大模型通过备案。目前,济南市有7个AI大模型通过备案,数量居全省首位,占全省11个大模型备案数量的近三分之二。
使命与机遇交织,济南发展人工智能有何优势与底气?这座千年古城又将如何在AI这个新赛道上突围而出?
01 大势
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了,拥抱AI是大势所趋。
在国家层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均作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部署。
同时,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目前基金总规模为600.6亿元人民币,将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开展投资布局,覆盖算力、算法、数据和赋能应用等各环节。
反复“点名”,又有真金白银支持,人工智能的热度持续升温。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依托政策优势,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之城”。
聚焦齐鲁大地,山东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AI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并重点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大模型试验场。
作为“三区叠加”的济南,自然也在快速响应。
《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出台,以人工智能与重点产业融合为主线,以“AI泉城”赋能行动为抓手,构建“高算力、大模型、强应用”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加快发展智能产品,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的相关新闻报道中,一个新机构名称多次出现——“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该机构是济南甩开路径依赖、拆解机制藩篱的一次自我革命,由全市各相关部门、企业抽调专家骨干组建一支“尖刀连”,作为济南AI领域的“科技猎头”,集中力量落地优秀人工智能产业项目。
专设机构以发展人工智能,如此举措也足以说明济南追赶风口、抢抓机遇的决心和果断。
02 筑基
无论哪条赛道想出成绩,靠的都是厚积薄发而绝非一蹴而就。
济南发展人工智能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
作为山东唯一、全国第二的综合性中国软件名城,济南数字城市建设基础良好、优势突出。
早在2011年,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由科技部批准成立,是从事智能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及计算服务的综合性研究中心,也是我国首台完全采用自主处理器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诞生地。
如今,数字济南成为省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是济南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聚焦打造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济南正加快突破高端软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力争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雄厚家底,无疑为济南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积累了大量相关人才。
根据《济南市加快软件名城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济南全市软件业务收入突破6000亿元,行业企业纳统数量超过3600家,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培育省级以上软件名园5家以上,上市企业30家以上,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软件企业100家以上,信创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
在济南,已建成投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等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达4568PFlops,其中智能算力3877PFlops,占比超过84%。
最近,济南围绕算力布局又是动作频频——
2月24日,山东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济南举行。主会场所在的中科曙光济南基地项目落成后,力争三到五年,形成超过百亿的先进计算产业集群。
3月8日,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这标志着山东省首个突破E级的高性能智算集群“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3月17日,《济南城市级智算中心项目合作协议》在龙奥大厦签署。
……
通过构建多元异构算力矩阵,济南已实现从传统超算向智能计算的跨越式升级,将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超级引擎”。
03 破局
当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深水区,济南正全力打破转型壁垒,将人工智能融入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
为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济南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政府部门和核心骨干企业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采取“政策包”“算力包”“数据包”“订单包”等多种方式,围绕人工智能三要素开展专项攻坚行动,目的是构建“算力引擎驱动、数据价值释放、模型迭代创新、场景深度融合”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生态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人工智能“济南高地”。
为支持AI创新发展,济南还将免费为AI开发者提供五项“大礼包”,包括100小时GPU资源、100个AI前沿算法、100TB开放数据集、100个AI应用开放场景,以及100处AI创业开放办公场所,构建起从研发到落地的完整支持链条,吸引AI开发者在(来)济创新创业。
如此机制+政策的组合拳下,人工智能开发者可以在这座城市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诚意和暖意。
人工智能并非空中楼阁,说到底还是要落到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上。
比如,3月7日济南首批42名“数智员工”上线。这些“AI公务员”可为通用办公、公共安全、行政审批、社会保障、公共资源交易等9大领域,以及社保卡申领、道路积雪监测、警务OCR识别、数字社工等110个高频场景提供穿透式解决方案。
在浪潮海若大模型的加持下,济南生物医药企业药物研发前期科研人员由10人精简至2人,每周处理专利数由300件增加到3000件,靶点提取准确率由60%提升到90%。
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丽阳雨露”是国内首个生活服务领域大模型,把繁杂的生活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场景化,能将护理指令精准拆解为设备动作,覆盖婴幼儿42天照护、儿童发育成长知识体系、病患居家护理、康复运动处方、失能半失能专业照护、心理健康和生活医学等场景,服务超300万家庭、1200所院校。
……
济南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恰似趵突泉的三股水涌:托起智能经济的磅礴之势、激荡千行百业的转型浪潮、喷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
当千年泉韵注入AI基因,济南正在城市竞技的赛道上俯身疾驰,以创新脉搏跃动时代潮头。(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卢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