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蒲江先后打造了以明月村为代表的一群个人IP的乡村振兴1.0版本的村庄场景,和以铁牛村为代表的一群海归年轻人社群活动的乡村振兴2.0版本的村庄场景,当前蒲江正重点谋划推进3.0版本的乡村振兴村庄场景。简单讲,就是希望通过打造有别于传统CBD的生态办公新场景,构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多功能、复合型、无边界的产业社区,创新打造田园生态商务区。
4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蒲江专场。发布会上中共蒲江县委常委、副县长、成佳镇党委书记甘锐介绍了蒲江如何将“生态高颜值”转变为“经济高价值”,探索乡村振兴3.0版。
一是找准方向,就一定要保持定力。在项目策划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了“三不许、两必须”的总体要求。哪三个不许呢?就是不许破坏生态环境、不许侵占基本农田、不许损害农民利益。两必须则是:建设的生态空间必须用于发展产业、必须促进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经过两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吸引了800多家企业注册,实现全口径税收5个多亿。园区所在的同心社区,村集体收入从2022年的10万元增至280多万元。同时,园区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吸引了50多名返乡青年回家就近就业创业。
二是谋定而后动,充分运用“运营前置”的工作方法。我们在进行了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努力摸清楚各类企业和创新创业人群的需求和偏好,聚焦解决“愿意来、留得住、保护好、可持续”的问题,提出了“低密度、国际范、组团式、生态化”规划理念,最终形成了包括商务邻里、人才公寓、有氧运动空间等50多个高品质商务、生活配套的总体规划方案和项目落位图。
三是认清自身问题短板,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毕竟蒲江距离中心城区还有那么一段距离,毕竟在乡村完善一系列配套还有一个过程。所以,我们提出了“不一样的生态、不一样的载体、不一样的产业和不一样的服务”四个“不一样”的工作理念。
所谓不一样的生态:园区所在地就是位于神奇的北纬30°的浅丘地带,区域内的生态资源包含百年马尾松林、万亩茶园、四座生态湖泊,最值得一提的是长期爆表的“负氧离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区域必然成为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
所谓不一样的载体:可以脑补一个画面,我们在茶园里“嵌入”商务庭院,在松林间“种下”科创空间,用生态绿道绿廊串联起各类办公、商务、生活新场景,是不是想想都很美好!
所谓不一样的产业:则是在细分赛道选择、目标企业招引上更加精准化,努力吸引那些生态敏感型、科技创新研发类企业入驻。
所谓不一样的服务:则是我们提出了“管家式”服务理念,更加注重换位思考、用户思维和问题导向,不仅在园区设立了综合服务中心,构建“政务+商务”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更为重要的是想方设法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主动帮助企业“找资金、找技术、找市场”,帮助园区年轻人搭建丰富的社群活动平台,让园区逐渐成为一个未来工作、生活的向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