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名师课堂下课 万名考生听课打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2:43:00    
主播耿永娇(左)与教师董永梅做备考分享。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摄

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实习生 姜清玮

“有几门课没有听全,请问名师课堂有回放吗?”“高考名师课堂后是不是有中考的备考指导?”4月18日,“西海都市报中高考直通车”公益助考活动首场名师课堂顺利结束。在3天时间里,9门学科的备考指导为全省考生提供了有力支持。

4月16日晚,“语数外”三大科目率先开讲,3位主讲老师精心备课并制作了幻灯片,结合新高考背景下的各学科复习要点,为考生们提供了现阶段的复习锦囊。语文教师张海明总结了多个复习要点,分享了备考策略和实战技巧。他提到:“在信息类文本阅读中,要有教材意识;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要创新利用教材文本,教材文本是答题时最好的参考依据。”张老师还一一罗列了阅读提醒中的注意要点。

“得知这次名师课堂的老师包括各学科教研员和一线老师,非常期待。我很想听听教研老师们的辅导,了解新高考下学科复习的新方向。经过3天的仔细聆听,我受益匪浅。”一名考生家长在直播留言中说。

4月17日晚,“物化生”学科的3位老师做客直播间。“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明确高考怎么考、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提炼高考高频考点,思考怎么学,高考命题有这些要求……”化学教师张家友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复习的重点。

“我把所有老师的课件都截屏了,打算在接下来的复习中仔细研读。感谢西宁市教科院和西海都市报为考生做的好事!”当天备考指导结束后,多名考生留言表达感谢。

4月18日,“政史地”学科的老师也带来了珍贵的复习资料。政治教师张彩风按考试题型顺序将复习要点整理出来,方便考生记忆。历史教师华吉结合新高考背景,历史学科试题命题趋向及解题思路做了分享。

今年,西海都市报与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名师工作室联动,充分发挥“三名”(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力量,选派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主讲教师为全省考生提供备考指导。

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名师工作室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宁市‘三名’工作室多位教师、教研员通过此次备考活动更好地锤炼了专业素养,以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的范例。线上直播的方式也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举措,通过尝试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促使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主讲教师在分享结束后认为,名师课堂的形式非常好,借助线上平台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或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也能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从而缩小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使更多学生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为了方便考生随时查找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名师课堂所有学科的播放内容均可查看回放。考生只需下载西海新闻App,在“青眼”中找到“西海直播”即可查看直播回放。

3天的名师课堂在西海都市报视频号、抖音、快手以及微博等平台同步直播,观看量达9万人次。通过留言得知,这些考生来自西宁市、海东市、玉树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他们正摩拳擦掌,准备一搏。“西海都市报中高考直通车”公益活动与全省考生同在,担负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将考生和家长的关切放在首位,用全媒体的形式助力全省考生金榜题名。

随后,“西海都市报中高考直通车”还将推出中考名师课堂、高考志愿填报讲座以及高校招生咨询会等活动。西海都市报将继续与全省考生肩并肩,做好做强招考服务宣传,从中高考备考指导到填报志愿,一系列高质量、有实效的新闻报道和公益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西海都市报》(2025年04月19日 第A4版:教育视点)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