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自己的土,自己的地,种啥都是劳动的魅力和成长的活力。”在第135个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伴随着《向光而行》和《劳动最光荣》的旋律,在西南大学厚艺园内,大学生与中学生、小学生“大手牵小手”一起耕种体验。
周久淞/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深化实施学校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夯实实践育人共同体专项行动,4月27日,西南大学在厚艺园举行“种子梦想·劳动启航”劳动教育耕种体验活动启动仪式。活动由西南大学团委牵头,联合本科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园艺园林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植物保护学院、食品科学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通过农耕实践、文化体验等多元化场景融合,推动劳动教育从“单一技能”向“综合素养”升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注入实践动能。
周久淞/摄
学校团委负责同志谈到:“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必须构建贯通大中小学的一体化实践体系,让劳动精神在不同学段学生中生根发芽。”大学、中学、小学学生组成“劳动共同体”,在厚艺园共同认领“责任田”,在农耕导师指导下体验播种、灌溉等农事操作。同期,园艺园林学院的“二十四节气插花课堂”、植物保护学院的“昆虫生态科普展”,以及食品科学学院以“大食育观”为引领的“夏团手作体验”等活动同步开展。将大学专业资源下沉至基础教育阶段,形成“大学引领、中小学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推动劳动教育从技能传授向价值塑造升华,让劳动教育既有“泥土气”又有“书卷香”,更添“烟火味”。
“我们也到田间地头种植了粮食,这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也是我第一次种大豆。在实践中我也更加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24级法学院竺雨欣说道。
随后,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园艺园林学院教学现代温室,温室负责人刘海利老师向学生解密"植物工厂"的奥秘,“环境智能调控系统能实时监测生长参数,无土栽培装置向我们展现立体种植可能。”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现代温室是学院智慧园艺、设施园艺、城市园艺等重要教学实践场地。温室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实现肥水一体化、环境控制自动化和栽培生产精细化,主要开展水培蔬菜、特色作物基质栽培和现代化育苗等内容,在园艺作物栽培、繁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都市现代农业相关研究提供了试验场地。
周久淞/摄
据悉,此次活动是西南大学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通过“学段贯通、场景融合、长效联动”,构建劳动育人新生态。未来,学校将持续拓展“1+N”劳动教育矩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