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喉不分国界,援非医生与国内医生“云”联手取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50:00    

扬子晚报网3月31日讯(通讯员 王惠 王宇 记者 朱鼎兆) 在非洲桑给巴尔奔巴岛,68岁的当地老人怎么也没想到,一根小小的鱼刺竟在咽喉深处埋下“定时炸弹”——不断膨胀的脓腔将颈动脉、颈椎等重要结构推向险境。危急时刻,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第34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伸出援手,跨国连线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成功化解危局。

3天前,患者因鱼刺卡住咽喉出现吞咽困难,本以为忍忍便可缓解,可症状愈演愈烈,这才到医院就诊,在此执行援助任务的中国第34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别同武接诊了该患者。当地医疗条件有限,门诊仅有最简单的间接喉镜(一面带细长金属杆的直径18mm的小镜子)。经过检查,患者咽喉部黏膜完整,未发现异物,于是别同武副主任医师安排患者进行CT检查。援非队友影像科柳勇主任医师立即安排检查,并进行图像的三维重建,发现异物位于咽后壁组织深处、颈椎前方,周围已经形成带有较多积气的脓腔。

别同武副主任医师与当地医生共同为患者手术

经过详细了解,患者有糖尿病史,空腹血糖高达12.8mmol/l,病情复杂,全身情况较差……别同武立即安排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控制血糖,并进行各项手术准备。同时,第一时间将患者情况医疗队内通报讨论,并联系万里之外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怀德教授及张学文主任医师。怀德教授及张学文主任仔细读片后,对治疗作了细心指导。

取出的鱼刺及脓液样本

经过治疗,血糖有所下降,但脓腔进一步扩大,手术不可避免。怀德教授作出指示,尽快开放脓腔,取出异物,彻底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并对手术过程详细指导。全麻后,别同武副主任医师于患者咽后壁CT所示脓腔位置穿刺,抽出淡黄稀薄脓液,并沿穿刺点作纵行切除,切开脓腔前壁,吸除脓液,成功找到鱼刺,随后予以双氧水及碘伏反复冲洗,清除坏死组织,脓腔填塞自制的红霉素眼膏纱条,放置胃管。

当等候的家属看到取出的鱼刺及抽出的脓液样本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该患者仍面临较多挑战,如血糖控制、营养支持、全身抗感染治疗、伤口处理等等。援非医疗队员们将依靠国内专家们的强大支持,继续全力救治该名患者。

校对 王丽丽

相关文章